据近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作的一项调查表明,美国每年提供的新的就业机会中,中小企业占了65%左右。另据资料显示,法国、日本的中小企业雇用人数约占全产业的三分之二以上。我国中小企业吸纳的劳动力约占职工总数的75%左右。由于去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我国正在实施的再就业工程,使人们开始注意和认识到,中小企业在化解金融风险和吸纳大量劳动力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中小企业问题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长期以来,围绕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议论颇多。
过去,受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企业规模“大就是好”的陈旧观念的影响,造成中小企业的发展同国民经济发展的周期波动基本一致。经济高涨时,中小企业数量扩张;经济紧缩时,中小企业常常是关、停、并、转的对象,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有极大的盲目性。
改革开放以后,作为中小企业的主体,乡镇企业曾被当作“不正当的生产力”而加以限制。但乡镇企业以其蓬勃的发展速度,开始使人们认识到它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解决城市“巨大化”等方面发挥出的巨大作用。
自“抓大放小”的政策实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中小企业改革已经迈出了很大的步伐,中小企业情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目前从各地所反映出的问题看,放开搞活中小企业,并不仅仅是一个产权制度改革的问题,更不能一“放”了之、一“卖”了之,而迫切需要解决的是通过改革尽快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市场管理体系,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管理中小企业,否则就不可能促进中小企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在总结我国自己经验的同时,有必要了解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经历及中小企业管理体制的形成过程。借鉴他们的成功做法,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
工业化较早的英国,自18世纪60年代产业革命以来近200年的时间里,主张搞大工业,“中小企业淘汰论”一直占主导地位,造成英国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缺陷,尤其二次大战后,英国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直至本世纪60年代,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才解决好中小企业市场管理体制的问题;
随着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中小企业的独特作用促使美国政府逐步认识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并制定了相应政策。如美国硅谷的风险投资主要是开办高科技小企业或帮助其成长,实践表明这对保持美国创新技术优势起到重大作用;
日本是中小企业比例很高的国家。出于政治、军事和经济的原因,日本在工业化一开始就重视中小企业,尤其是生产军需品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日本对中小企业市场管理体制的问题关注得比较早,从1949年以来,日本政府先后颁布了30多件有关中小企业的法律。如《中小企业基本法》、《中小企业信用保险法》、《中小企业现代化促进法》等。80年代以来,日本又对这些法律进行了修订和增加,进一步帮助中小企业发展。
这些国家对中小企业的认识过程虽然不同,但最终都从比较盲目逐步走向科学。尤其是二次大战后,职工大量失业、社会动荡、经济急待振兴,它们不约而同地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角度,系统地总结了中小企业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作为振兴经济的基本国策之一。他们的经验主要有: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合理分工、互为补充,为解决“大而全”问题,在大企业周围形成一批配套“小而专”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繁荣经济、扩大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投资少、机遇多、见效快,是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生力军;中小企业是企业家成长的“摇篮”;中小企业是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产业的重要源泉;中小企业由于其本身的弱小,决定了它是市场经济公开、公正、公平这一基本原则的最积极维护者,成为保持经济活力的基本力量。
由于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存在经济实力弱小、资金短缺、开发新技术能力差、人才缺乏和信息不灵等弱点,简单地把它推向市场或任其自由发展都不行。我认为,要形成较为科学和完善的中小企业市场管理体制,需要从以下几部分努力:
——形成全国性的、系统的中小企业管理组织网络。这个组织网络分两个层次,包括官方管理机构和半官半民、民间形式的中介服务组织。
——制定一系列中小企业的政策、法规,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建立金融、税制、财政预算扶植和支持体系。把资金融通、税收政策作为主要引导手段,在重要的政策问题上,通过财政预算进行补充。
——健全、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其服务内容涉及到信息咨询、诊断指导、人才培训、技术开发、防止破产、营销对策以及国际合作等领域。这种服务不是简单的“扶贫”,而是通过帮助,促进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高。在服务方式上也应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提供高效、便利服务。
机遇是公平的,关键是看我们能不能真正抓住。目前党和政府对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决心很大,近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可以相信,我国中小企业又将迎来一个发展新时代。
(作者为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副主任)